在大多数临床研究中,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方便常常将某医院某段时间符合标准(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)的全部病例纳入研究,这在抽样方法中属于整群抽样,而随机抽样在临床研究中很少见到,是什么原因呢?这与医院的环境和研究类型、目的有关。
首先,到医院的就诊者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群体,他们是具有某种疾病状态或者某种症状的可疑患病人群,不能代表社会普通人群;同时各医院专科或者优势科室不同,也会造成各医院就诊人群的不同质,在这样的人群不论如何抽样,抽取的人群也不能代表社会人群,因此在医院很难开展描述某种状态分布的研究(如患病率的研究)。
其次,多数临床研究研究某个疾病或其一个亚型,临床研究参与者不会太多,研究时间不会太长,在这种情况下,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不多,研究者将某时间段内所有符合条件的对象都纳入才能完成研究,没有进行抽样的需求。
另外,随机抽样在临床环境中很难实施。在临床研究中,对照组的选取,或者研究就诊对象构成比时,可能需要进行随机抽样,但随机抽样在前瞻性研究中很难实施。原因在于门诊中加号相对普遍,病人也不会按就诊序号就诊,这种情况下在研究中我们很难确实总体,也就不能确定随机抽样序号。而在一些研究中需要抽样时,可行的办法是系统抽样,如抽取就诊序号尾号是5的患者纳入研究,由于挂号顺序是随机的,这种抽样方法较容易操作,代表性可以接受。
由于临床环境中的种种限制,随机抽样基本不可实施,因此多数临床研究转而以探索疾病因果关系或关联为目的,这种因果关系规律的科学研究在相对同质的人群中开展研究即可,不需要对总体有非常好的代表性,因此也不需要“高大上”的抽样方法。